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冠达配资
□ 本报记者 李盼
清晨,太行山间的薄雾还未散尽,壶关县大峡谷镇的“云栖山院”民宿已迎来阵阵笑语。来自北京的王成溪一家正跟着太极师傅在露台晨练。“这里推窗见绿、抬头见山,不仅能‘洗肺’,还能‘静心’,我们打算住上一周。”王成溪由衷点赞。
从“走马观花”到“栖居山水”,从“看风景”到“养身心”,这一旅游方式的深刻变迁,正是我市推动文化旅游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结出的硕果。
连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会提出的“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立足太行山水生态禀赋与深厚文化底蕴,做足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文章,紧紧围绕“壮美太行 久安长治”品牌,通过节庆牵引、业态创新、服务保障三维发力,不断提升长治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我市按照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供给能力,推出一批智慧旅游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消费空间,创建一批智慧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赛事旅游、研学旅游等产品业态,全力激发旅游消费新活力,让旅游业既有人气、又有财气,助力我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节庆牵引激活全域消费
“白天打卡崇庆寺看古建,晚上在桥北小吃街品美食,住的民宿还能喝到党参粥,这趟长治之旅太值了!”10月中旬,来自河北的游客张楠在网上分享的文旅体验获赞无数。
入秋以来,我市深挖“山水、红色、古建、康养”资源冠达配资,以滨湖焰火艺术节、“潞韵流光 城隍趣夜”等特色活动为牵引,串联文化、康养、乡村等多元资源,推动文旅康养全域消费持续升温。
国庆期间,潞州区“潞韵流光 城隍趣夜”活动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光影结合,上党落子展演、堆锦技艺展示等沉浸式体验吸引游客积极参与,周边小吃摊、手工艺品店营业额较平日翻倍增长。滨湖焰火艺术节上,数万发烟花搭配千架无人机矩阵表演惊艳亮相,带动漳泽湖周边景区客流量增长40%。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振兴小镇,每日上演的“御赐状元开街仪式”“汉婚大典”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礼仪,元宇宙体验馆与无动力乐园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
节庆热潮中,乡村康养元素的融入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平顺县虹霓村打造的“古村康养体验季”,将悬崖古村与康养露营结合,这个“悬崖上的古村落”把闲置老宅改造成特色民宿,把荒废停车场升级为轻奢露营基地,节庆期间推出“露营观星+中药泡脚+农家宴”组合产品,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吸氧充电”。
文化赋能解锁康养新场景
“揉泥、拉坯、上釉,亲手做一件红绿彩瓷,感觉浮躁的心都静下来了。”在上党区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市区游客陈媛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瓷盘,指尖流转间感受千年技艺的治愈力量。
作为上党文化活化标杆,这里打造的“陶艺疗愈”工坊,让游客在慢节奏创作中放松身心,配套的非遗市集汇集各类手作珍品,成为康养之旅的伴手礼首选地。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让我们非遗传承人备受鼓舞。”八义窑红绿彩非遗传承人李建平感慨道,“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千年陶艺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的康养产品,让传统文化在赋能美好生活中焕发新生。”
自然与康养的融合在山水间不断深化。沁源县依托灵空山、花坡草原等生态资源,打造“森林康养+文化研学”线路,游客日间探秘古建、漫步草原,夜间参与非遗讲座与星空冥想。壶关县常平温泉小镇的药泉SPA里,游客在氤氲水汽中放松身心,隔壁元宇宙体验馆里年轻人正沉浸式互动。沁县的山间民宿推出“一日农耕”体验,城市来客在田埂间找回乡愁。平顺县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将古建探秘与康养结合,推出“天台庵-大云院”特色线路,让游客在文化寻访中收获身心放松。
文化赋能让康养场景从“单点出彩”迈向“全域开花”。我市以太行山旅游季、秋游季等活动为纽带,串联起神话体验、非遗研学、古建探秘等特色康养线路,同步完善旅游公路、民宿驿站等配套设施,让文化康养体验更顺畅、更丰富。
同时,我市不断突破传统边界,以创新形式激活文化资源。太行文旅集团联合湖南卫视打造《假期中的她们》、2025“中秋之夜”,将长治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韵与康养之实深度融合,长治文旅话题持续霸榜热搜,让康养品牌走向全国。
服务保障夯实康养发展根基
“以前来大峡谷,要转好几趟车,现在从市区坐旅游专线直达景区门口,太方便了!”来自天津的游客张峰,刚下专线车便对工作人员点赞。
优质服务是文旅康养融合的保障。一方面,我市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骨干,打造“主线贯通、支线延伸、节点辐射”的文旅交通网络,公路沿线不仅增设18处观景台、22个停车区,还新建15个观景驿站,每个驿站都配备热水、休息座椅,深秋时节加设姜茶供应点,让游客在旅途中也能歇脚放松。另一方面,针对景区分散问题,开通6条“文旅康养专线”,覆盖滨湖文旅中心、太行山大峡谷、通天峡、欢乐太行谷、黎城黄崖洞、振兴小镇等核心景点,部分专线车配备导游,沿途讲解景区特色、康养资源,让游客在赶路途中提前了解游玩攻略。另外,全市同步升级智慧服务,“游长治”小程序实现景区预约、民宿预订、康养咨询“一键搞定”,让游客体验更便捷更高效。
我市在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中,始终以游客满意为核心,从交通接驳、住宿配套、智慧服务、应急保障等细节发力,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让每一位游客“来得顺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和根本遵循。”市文旅局资源开发科科长赵理康表示,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八泉峡、欢乐太行谷、通天峡、黄崖洞、八路军文化园等景区为核心,串联观音堂、崇庆寺、天台庵等国保古建集群,布局建设以民宿、避暑、温泉、森林、乡村、中医药等为主题的文旅康养示范区。重点打造“太行天池”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超级IP,持续擦亮“红色文化”“太行山水”“古建筑群”三张金色名片,叫响“清凉长治 疗愈之都”核心品牌,逐步形成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以实际行动推动全会决策部署落地,为全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如今,太行山下冠达配资,文旅康养产业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让更多游客在山水之间享受康养之乐,在文化之中感受长治之美。
满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